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9——“何为良好生活”

漫语田 2022-07-13 15:03:23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一】

为何说教无用?

一是居高临下,显人傲慢,这种“晓之以理”蕴含着“我比你高明”之意,让人心生不悦。

二是暗含着言语暴力——你的想法不重要,必须听我的才会有好结果。

陈嘉映先生在《何为良好生活》中写到:“我们来到一片新大陆,把土著人当做敌人,防范他们、攻击他们,就像防范、攻击野兽一样。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攻击,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们怎么看待事物——这种了解并非出于对他们的心灵有兴趣,我们只是要了解他们对各种事情做出何种反应,就像我们经常需要了解自然力,了解野兽的反应。惟当我们把土著视作人,才会去努力理解他们——不是为了对付他们去了解他们,而是对他们怎样看待世界这件事本身感到兴趣。”

“在跟你相处的时候,你的看法,你对世界的看法,你对我的看法,matters。惟当你的理解matters,我才向你说理,才“运用理性”。理性首先是一种态度,诞生于互相理解的努力之际。”

【二】

洁癖也分两种。

有些洁癖是真的怕脏,反复洗手,生怕沾染了脏东西。有些洁癖则有不同,他们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在“我的空间”里,我想怎么霍霍就怎么霍霍,都无所谓,但其他人不能随意踏入半步,尤其是陌生人。

前者更接近于一种强迫行为,明知道反复洗手可能带来很多危害,但又苦恼于无法克制这种冲动。但后者的强迫色彩似乎不太明显,更多表现为人际关系或社交方面的困难,他们对于接触者会有相当严格的审查标准,一但认定对方可能把“肮脏”的东西带入到“我的领地”,马上就会保持高度警觉,将其踢出“朋友圈”,甚至形同路人。

1

【三】

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不太允许“自我”的表达,在家庭中我们要遵从父母之意,不许忤逆;学校里我们要尊师重道,哪敢乖张;工作中我们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上级指东你不敢往西;新闻媒体里,更是要弘扬社会正能量,阴暗的事物无处遁形。

可所有的压力和情绪不会因为你不提就消失不见,这些所谓的“负能量”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对你造成攻击,让你的思维充满各种禁忌,令你从敢想敢做变得唯唯诺诺。小时候那些形形色色的梦想被逐个打压下来,你开始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变成“行尸走肉”。

这些都是“严厉超我”的来源,它倾向于站在“本我”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对理性的“自我”也带有侵略性。而“本我”、“自我”的压抑正是造成抑郁、焦虑、强迫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2

【四】

有时情绪问题会呈现“自指(self-reference)”现象。

焦虑症与恐惧症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明确地担心对象,但不少焦虑者会出现脸红、心慌、胸闷、气短等躯体不适,恰恰是这些表现会像助燃剂一样让焦虑者变得更加焦虑。疑病感其实属于“对疾病或健康的焦虑”,一些疑病者表面上是对某种疾病的过度担忧,但对这种“焦虑感”本身的不接纳反而会加重“疑病感”。强迫症的“自指”体现地更加彻底,当你出现一个无法遏制的冲动(想法或行为),几乎与此同时会想要把它压制下去,因为在我们认知中那些冲动是不好的、不允许的,因此它不应该出现,但就是这种“反强迫”会让强迫症状更加显著。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自指”怪圈中,它是一个陷阱。情绪问题不同于客观的问题,我们遇到一道物理难题,会想要去解决它。而面对情绪难题,如果我们也保持同样的态度,就会陷入麻烦,因为“解决情绪”本身这个说法会与先前的情绪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困境,反而让情绪问题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3


【五】

“看世界,带着偏见”是《十三邀》的片头字幕,许知远真的也是带着“偏见”跟每一位嘉宾对话,第一季里他访问了姚晨和俞飞鸿,之后他就以猥琐、油腻、固执的形象被各大女性自媒体怒怼。之后他对话蔡澜、马东、李诞老中青三代人,同样也被冠以“知识分子”的“自恃清高”。

可就是带着这样的“偏见”,许知远把《十三邀》从第一季做到了第四季,而且豆瓣评分也一路走高。他带着许多困惑,采访了人类学家项飙、哲学家陈嘉映、作家白先勇、历史学家许倬云等等,向这些人生经历丰沛、学问智识超群的人借智求道,当然对话中也充满了各种“尬聊”,但很多提问都指向了个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这恰恰是浮躁焦虑的我们所需要的。

所以偏见不是问题,缺乏勇气和行动力才是。就像他片头说的“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待世界的,如果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的方式。”

【六】

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也谈到了“知行关系”——“这个疑问,笼统表达,就是:我该怎样生活?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更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多数人所取得成就并不是一开始就直奔某个目的去的,而是边走边找寻目标和意义,当然这个过程绝非坦途,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自我怀疑,Ta大概也不知道走下去会发生什么,只是一条路走得久了,才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行路的过程也重新定义了自我,回顾的时候才会发现结果可能与初始目标大相径庭。

- End -


作者: 申晨煜

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