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漫语田 2024-03-20 14:45:18 阅读次数:0

所谓性格,是人们在面对具体处境时的情绪反应,而情绪源于认知加工,同一件事情经过不同的认识加工产生的情绪是不一样的,这些情绪差异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性格差异。所以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说法:有什么样的认知加工习惯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呢?


(注:这里说的抑郁状态包含了抑郁症的持续抑郁心境和单纯的压力事件造成的抑郁情绪,后面的抑郁患者也是统称陷入抑郁状态的人,本文忽略了抑郁症的病理性和遗传性因素)


答案是:习惯选择性接收负面信息,并将信息做负面解读,同时选择性遗漏正面信息的人。


2

本模型来自认知行为疗法


从上面的模型中可以看到,越是自我价值感不足,就越容易采信负面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反过来又会强化负面的自我评价。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人们就会倾向于回避挑战,以避免那个懦弱无能的自己被暴露在外界,从而引发别人的嫌弃和指责,一些自我对话会反复出现在脑海:


“我没有任何优点,别人不会喜欢我。”


“如果我进行某个工作,就一定会搞砸,别人就会更加讨厌我。”


“我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幸。”


“我这么弱小而无助,别人一定会指责我,并且能轻易伤害我。”


正是因为这些想法的出现,导致人们在陷入中度以上的抑郁状态后,社会功能就开始逐渐降低,从工作学习和社交中脱离出来。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认知加工习惯呢?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接纳感或胜任感等积极感受,就容易对压力过分敏感,习惯负面加工接收的信息正是这种敏感性的表现。缺爱的环境最容易导致这些感觉丧失,但有时候父母太优秀,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也不能超越父母,也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评价受损从而出现抑郁,其他环境因素还包括过分溺爱、校园霸凌、“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等。


人作为一种生物有天然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从逻辑上来讲,这个本能是自相矛盾的,你看我们不是有一个成语叫“鸟为食亡”吗?这说明生物在趋利的时候通常不能完全避免伤害。


那生物又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趋利,什么时候又该避害呢?


通常人在遇到压力时,避害本能会先于趋利冲动生效,自动产生痛苦,驱使人远离危险,像是担忧、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都是避害本能的工作成效。但如果那些危险中有确定的价值可以抵消甚至超过损害,那人脑就会分泌镇静物质麻醉心理痛苦,同时分泌能传递欣快感的神经递质来奖励人的行动,而且那些镇静物质——例如内啡肽,本身也有成瘾性。吃辣椒的爽快感就是这种自动调节模式最直观的展现:辣椒造成的痛觉会让人产生痛苦,但对美食确定的预期,以及吃到美食后美味的刺激,又会让吃辣椒变得很爽。事实上真正爽的不是辣味,而是大脑因为辣味和美食激发出来的自我奖励。


这个自我调节的关键点就在于大脑对于是否可以获得利益的权衡。但是在抑郁患者脑中,这种自我调节会失效。


由于在人际环境中缺乏接纳感或胜任感,抑郁患者对风险压力的感知会比一般人大很多,自我评价也会低很多,这就造成了获益预期直线下降。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承受失败的代价或者感觉获益几率太小时,他的大脑也就不再会分泌镇静物质去麻痹痛苦,也没有欣快物质去激发行动力,这个时候趋利冲动就被痛苦阻断,人也就完全进入了避害模式,行动意愿大幅度降低。


用一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是:一般人生活中吃的是老干妈香辣酱蘸炸鸡腿,香辣可口;而抑郁患者生活中只能吃到生的墨西哥魔鬼椒,除了辣味什么都没有。换了任何人都会觉得每天干嚼魔鬼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以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并非是“想死”,而是“一辈子都这么活真是太可怕了”。


值得欣慰的是,性格并不是一件不可改变的事情,只要修改了认知加工习惯,自然也就改变了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变了,生活自然也就会少了很多痛苦。对抑郁症治疗有很好作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也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而来。


在认知行为治疗的框架中有三个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了心理的稳定性:


1、认知过程——认知加工环境刺激后产生情绪、感受和躯体反应,想法和信念则指导行动。


2、情绪、感受和躯体反应——激发出行为,也可以巩固原有的认知。


3、行为——行为结果产生新的感受,也强化认知习惯,固化认知过程。

3


由于这三个要素的相互嵌套性,只要其中一个僵化就会导致整个过程失去灵活性,但只要改变其中任意一个,都可以撼动原有的僵化结构。


例如有人会从情绪入手,借用酒或者药物,用外界的麻醉剂来麻痹痛苦,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结构。当然,酒精依赖毕竟危害也大,所以安全的抗抑郁药物的普及也给广大抑郁患者带来了希望。抗抑郁药物通过阻断身体对血清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吸收来提升欣快感的传递效率,同时抗焦虑药物通过对大脑边缘系统的抑制来降低痛苦情绪的产生。欣快感提升了,趋利的本能才能被顺利激发,生活才有希望重新回到积极的轨道,所以药物治疗也是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方法。


而心理干预方面就有认知和行为两个调节点。


从认知来说,总是只能加工出负面情绪的信念大多是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通常有以偏概全、歪曲、夸大、非黑即白等特征,是可以通过校验来矫正的——当然,这需要练习。


例如,当抑郁患者说“我没有人爱,没有朋友关心我。”心理工作者就会通过一些提问来帮助患者意识到这个想法的问题:“那这一周,你和哪些人说过话,这些话又是一些什么内容呢?”只要稍微检索一下,就会发现生活中那些来自他人的关心是被避害本能给过滤掉了,比如前一分钟可能确实被造成伤害的亲人责骂过,但后一分钟可能就收到了朋友发来的关心信息。因为抑郁患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不得不在生活中总是高度警惕环境风险,这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也局限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无法看到那些积极的东西。但是一旦这些被过滤掉的东西重新回到视野,认知习惯就从“这个世界没有人爱我”变成了“还是有一些爱我的人”,一旦注意力能够转移到积极的人际关系上,孤独和不安的情绪也就随之缓解,这样行动意愿也就会有提升。


在行为这个维度,行为激活也是治疗抑郁最常见的方法。


但凡陷入抑郁的人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总是在等难受的劲头过去”,认为只有不难受了才能动。然而不行动就不可能有欣快奖励,于是越等越难受。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假设也会被不断强化,即——我太难受了,我无法做任何事情,即使做了也不会快乐。然而在大量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哪怕就是去跑步出个汗,抑郁患者的情绪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真正的问题是当他们事后回忆那些活动时,避害本能又会让他们只能想起跑步很累,所以会形成“跑步没有用还很累”的歪曲经验。但随着不断的行为刺激,积极的认知模式还是可以得到强化。


总之请一定要相信,生活并非只有避害,而我们也并不会真的因为一些伤害就陷入万劫不复。我们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会陷入抑郁,这并非一切的终点,而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活在当下,获得生活给我们的奖励,是走出抑郁的门径。


- End -


作者:苟渝

mingpian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