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孩子的内驱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的?
对于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发现孩子的内驱力,很多做法在行为训练层面是有道理的,前提是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的基础上。孩子在0-1岁时期母亲养育很好,2-3岁、3-5岁也有适度的抱持,否则就只是行为训练而已。
行为训练只适应于儿童,指的是六岁以下孩子。我们对于孩子的评估,首先目标依旧是看心理状态,要观察孩子心理发展到什么阶段,对于孩子,适当的训练即可。如果一个孩子心理上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黑洞,训练只是表层的东西了。如果说对一个非常缺爱孩子只是单纯的进行认知与行为规训,孩子就会非常恨,他会觉得对方不爱他。那么一切训练都是短暂和透支性的,也是不持久的。唯有温暖抱持乃至慈悲之爱才能真正养育人。孩子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环境中,不难发现自己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带着何种能量而来,如上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If you go to thinking take your heart with you. lf you go to love, take your head with you. Love is empty without thinking, thinking hollow without love.——C.G.Jung
如果你要去思考,带上你的心。如果你要去爱,带上你的头。没有思考的爱是空虚的,没有爱的思考是空洞的。——荣格
【二】
一种新政策的提倡首先要建立在对所处时代的整个政治光谱,不同国家/区域的基本状况、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生产类型和等级、技术、心智……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如此,人们才会知道如何在这领域中行事和表态。
与其说呼吁中小学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不如说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真正对孩子有意义的成长模式应该是什么”?他们反复的在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之路上探索、努力,这样的探索无疑是利好之事。提出每天一节体育课将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导致了孩子提早进入人类社会的社会化中,超纲的大量的学习知识文化。这种方式,让孩子原始而天然的大脑模式受损伤,限制了孩子们思维,使得他们无法自发的创造与自我探索。为孩子提供和营造成长所必须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全体成员理当责无旁贷。若孩子没有了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不仅很难从一般的意义上展开其心灵的有节律成长,也是对其创造力的一种损伤。任何对儿童成长利好的努力都当受到鼓励、肯定与支持,在对儿童教育这件事上,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实践。
【三】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但Ta仍然看起来闷闷不乐?「你怎么能不知足呢?」「你看不到自己取得的成就吗?」「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样的例证并不少见,比如很多清北的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徐凯文老师说北大本科生中有三成出现了「空心病」,清华的姚班和数理基科班也频频出现「问题」学生,他们智力卓越、能力超群,按照集体和世俗的标准来看无一例外都是佼佼者,是众多学生家长羡慕的对象,是每个老师口中的强者,但即便如此,相当比例的人群还是表现出了精神心理障碍。哈佛大学资深本科招生办主任威廉·R.费茨蒙斯(William R.Fitz- simmoons)「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时刻被集体的巨大惯性影响着,成绩好、考个好大学、考研考博、找个稳定又多金的工作、另一半要足够优秀,很多人到老了也未曾停下脚步,也从未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真的值得吗?
【四】
哪些关键因素塑造了一个人的「强者特质」?
我们暂且把这里的“强者特质”进行通俗化理解,即具有潜在能力达到社会主流成功标准的人群。虽然他们具有积极类似的生命意志,但又各不相同。那么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影响这些特质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最主要经历的就是“脱离母体之战”。脱离母体之战,这是荣格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主要在讲,一个青年的成长要经历脱离母体,不被负性母亲吞噬性的本能所吞没,并且从中发展成长,成为他自己的一个过程。这其实是在大多心理咨询中都存在的主题。对于童年创伤,不同的人应对方法都不相同,这里涉及到心理学/咨询领域的一个常识——『退行』。我们发现,来访者在“退行”状态中,通常是回到童年早期的心理状态,寻找到那些已丢失的早期记忆和情感体验,探索和体验自我的早期经历。如果在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内,来访者的早期创伤将得到整合与治愈,进而转化为创造性,最后获得心灵的成长与发展。世俗定义的『成功人士』和『强者』,往往忽视了人类得以存在的具体价值。荣格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提出其最初对于自性化定义的表达:自性化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也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同时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因此,在翻译成中文时,『个性化』版本并没有那么流行,与上述理念相悖。荣格认为,个体最终是朝向自性化的,即一个人从一种普遍的、集体的心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特的自己,同时又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自性化是从集体价值观里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一条远离集体压力的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性化就是浓郁偏执的自我意识,抛却一切社会规则,仅仅聚焦于自己。在经过自我认识、阴影的整合、原型的发现、个人神话的建立的流程以后,一个具有“强者特质”的挺拔、独特、完整的人由此彻底完成。在心理咨询、心理分析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死亡主题,它不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生死,还包含了非常多的象征,如心理和精神意义。在面对自我课题时,死亡主题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其中的行为反应着不同的生命态度。同时,不同阶段所面对的生命主题不同,覆盖着这些主题的便是无意识行为。荣格将“发现并成为我们真正想成为的人”的历程,比喻为橡树所拥有的结出橡子的潜力。阴影是通往自性化的大门。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断触碰和吸收那些我们不熟悉、甚至感到厌恶和排斥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威胁到我们自身认同的部分。
【五】
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成不成熟?
关于这个问题,各流派都有十分详细的测验性量表,但它都将回归到『自我』与『人格』之上。无论是埃里克森还是科尔伯格,或者其他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说这两个东西。
但如果根据荣格理论来判断个体心理成熟与否,则要落在『自性化』之上来进行探讨。“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化原则”(individuation)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化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它通常被用以描述个体如何维持其自身的独特性。叔本华认为,该原则所指是“允许事物成为自己的时空”。荣格对叔本华关于该原则的理解十分欣赏,同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荣格认为,人格并不只是局限于一个能够调节、应对以及最终自我完成的呈现,它还作为『自性』存在。跟随这个轨迹,可对个人的目标和任务重新定向或调试。“假如无意识可以被看作是和意识并列的影响因素,假如生活中,意识和无意识(狭义地讲指直觉)的要求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确认,整个人格的重心就会发生改变。这一重心不再在局限于自我之中,即不再是在意识的核心之中,而是在那个可被称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那个虚拟中心之处。这个新的中心被称为自性。”(《金花的秘密》)自性不满意于自我对事物的视角,而梦在视角转换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梦邀请我们批评自我的立场,同时展现着那些自我在清醒状态下不愿意面对的东西。即阴影。它能够对主客体进行两极逆转,自我主义者之前所界定的意识便被作为客体所观察到。而在这些观察中,意识转变了方向。荣格所讲的『自性化』一般在中年阶段才会发生,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完成。同为精神分析流派的玛格丽特·马勒,对个体化进行了狭义化运用。『个性化』被描述为人格的早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婴儿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逐渐获得了“独立身份”——即独立于父母存在、具有自主性,并在发展中获得独特的个性和身份。但他更倾向于把这种个体化(自性化)用于描述人类发展的更为成熟的阶段,即中老年时期。“我们有我们的自性化形式。一个注定要开花的植物如果不开花,那么它就没有实现它的自性化,它必须实现它的生命循环;而对于人类,假如不发展意识,也不能实现自性化,因为意识就是他的花,是他的生命,我们的自性化过程需要我们变得有意识。”【六】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部分来自于工业文明的制式教育造成了人力资本过剩,即培养模式不符合当前发展结构和90年代后教育产业化造成的分配不公;部分来自于整体大环境的波动。所谓制式教育就是主要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大规模传输的教育模式。新世纪以来,许多学生都自嘲到学校是一所『标准化工厂』,而他们自己就是『产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本应是公共品的现代化教育在被产业化后,造成了部分程度上的资源倾斜与凝滞。这一点,处于偏远地区的学子深有体会。『唯分数论』主导了下行教育体系的行为导向,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割裂愈发严重。其实,我国至今都未形成结合地区特色的在地化教育。虽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大部分学校仍然会选择替换成陈旧的学科知识。到了本科阶段,无论人文还是理工,课程内容通常以通论出现,深层内容则涉及到硕士阶段。受教育者在这种氛围下,所接受到的相关知识体系很难兼容所处的实际环境。从宏观上讲,“毕业即失业”由此而来。现如今提倡生态文明,其根本内涵是多样性的可持续循环系统,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在地化的,亦即体现自然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对于正处于带着阵痛的转型阶段的社会,其更加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和因地制宜,一概而论的标准只会陷入恶性循环,阻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和产业的出现。同时,人工智能的崛起又打击了部分人的信心,他们认为市面上大部分产业都可以被迅速替代,“中年危机”或将提前。西门子美国首席执行官芭芭拉·汉普顿在一次研究中,就此现象对相关领域教授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好奇心和主动性才是主导未来世界的关键技能。当我们有了它们的加持后,同AI进行博弈时,我们就能够有效知道“如何提问”。一个人提问的能力,受其思考能力的限制,而只有对世界进行真切实际的体察时,我们才有自己的思考。如果不知道如何提问,我们将无法维持我们的未来。因此,开启你的好奇心,发展你学习的主动性,别再躲在书橱里死记硬背了,未来的世界仍需要你的参与……
- End -
作者: 申晨煜,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