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34——积极赋义

漫语田 2023-12-04 14:55:26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思维反刍的“作用”


思维反刍是说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反反复复,不能自拔。而且反复思索的常常还是偏负面的内容,所以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但人们即便在了解到这个过程后,仍然控制不住去反刍。


控制不住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同义词有“情不自禁”“身不由己”“鬼使神差”,当你使用类似表达的时候,常常能够说明事情本身是具有吸引力的。


思维反刍有什么吸引力呢?相比于着手解决具体问题来说,思维反刍可能还是轻松点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很辛苦的,它需要动脑子、投入时间和体力。而且即便投入了,有时也难以确保一定能得到预计的结果。


而思维反刍的代价可能就相对小一些,我只需要坐在那儿纠结一下、痛苦一番,就可以不用面对现实中的问题了。


另外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就是拖延。人人都知道拖延不好,我应该日积跬步,而不是临终突击。但很多人宁可选择承受拖延带来的焦虑痛苦,也不愿承受日拱一卒的辛苦。


思维反刍和拖延可能属于一种保护机制,不用持续地关注解决问题,只用把焦点放在内心里,不用整天思考“怎么办”,只需要去关注“我能悟出什么道理”或者“我能想到一击制胜的解决办法”。显然这比解决问题要轻松。


2


【二】

阿德勒的“目的论”


弗洛伊德作为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奠基人,给人们带来很多精神财富,比如“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理论,还有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描述。但以他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或精神动力学派也受到很多的诟病,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阿德勒。


阿德勒对于“原生家庭”的说法持批判态度,“原生家庭论”指出人们现在的痛苦与不幸可以归因于同年创伤或原生家庭,正是由于过往的遭遇才导致当前的冲突,因此主张通过自由联想、催眠及释梦等方式触及心理原因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或治愈创伤。阿德勒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归因容易,解决问题却是困难的,过去无法改变,这样的归因很容易陷入宿命论,令人绝望。


而阿德勒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人之所以愿意把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是为了服务于自己当下的目的。一个人总是在意过往经历对现在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以此为理由拒绝做出改变,根本原因可能是Ta自己本来就不想改变,所以将过往的经历作为理由来支持自己不用做改变,这样就能达到不去改变的目的了。


比如一个人在青春期经历过父母严厉的指责,成年后Ta即便有能力拒绝父母的影响,却没有这么做,除了来自于惯性之外,多半这个结果也正是Ta自己想要的。我现在不够成功,就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够好,如果连这个解释都站不住脚,那我只能从自身找原因了。显然这是更痛苦的。


当然这么说可能对于很多认可“原生家庭”理论的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这相当于让他们承担属于自身的那部分责任,不够成功也好,性格软弱也罢,这些痛苦依然存在,而种种问题只能自己承担。


我并非想要捧一踩一,我们不一定要立即接受自己这部分责任,仍然可以把一部分痛苦归咎到“原生家庭”。但至少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自我觉察,是我主动选择这样归因,我并不一定非得受困于过去,我其实是有选择权的。


3


【三】

然后呢?


人人都会焦虑,当你焦虑的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经常会说——“别想了,肯定没事儿的”,大多数焦虑的人听了这样的劝慰后可能真的能做到不去想,但总有一些担心到骨髓深处的人会思考——“你说不想就能不想么?我可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你为啥不让我继续想了,是不是因为它太可怕了,所以才建议我停止思考?”“这样的后果太糟糕了,我肯定得想尽一些办法避免它的发生”。


对于后面这个群体来说,直接告诉他们“别想了”,反而有可能让他们更加沉浸在“脑补”出来的困境中。不妨反其道而行,你可以先别着急劝阻他们,而是让他把想象中的灾难现实化。


比如有人表示“担心自己得了重病”,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学习学不进去,工作也无法专注。可以不着急劝阻,而是询问“然后呢?”他可能表示“如果我得了重病,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没人照顾很可怜的。”这样看来他真的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他这样担心也不无道理。


但问题就从脑补出来自己得病的恐惧转移到了对家人生存问题的担心,“再然后呢?”“老人还有点退休金,即便真的发生担心的事情,似乎也能撑一段时间”“孩子还小,但我已经未雨绸缪,给他买了一些人身保险”,所以似乎担心程度缓和了一些。


“每当你担心自己得重病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不要心存侥幸,它注定会发生,剩下的问题就是你还能做点什么?”


“我在还有体力和能力的时候,多赚些钱,努力给他们提供更加充足的物质保障”“我趁现在还能运动,就多锻炼锻炼,尽可能保持健康饮食”“这么想的话,反而不太担心了”。


4


【四】

想要自律的人才会拖延


有许多来访者会谈及自己拖延的问题,有趣的是大家虽然背景经历各不相同,但在拖延的问题上倒是很一致——内心里渴望自律,但就是行动不起来,习惯性地滑落到拖延的状态里,然后陷入焦虑、自责的泥潭中。循环往复、无法自拔。


说来惭愧,我自己曾经也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三年级之前课业简单,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周五晚上就把所有的作业写完,然后就能没有负担地畅玩两天,我确实够自律,这个状态总是能轻松获得。四年级之后老师开始布置写作文,可我偏偏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此周五晚上写完所有作业的计划自此便被打破了,一开始我还能坚持先把其他作业写完,只是作文部分拖延,但后来因为缺少了一鼓作气的感觉,我会一股脑地把所有任务都推到最后一刻才启动。童年的周日晚上是最难熬的。


看了许多励志书籍,干了很多鸡汤,想过各种方法调动自己,反复强调“这次一定不要再拖延了”,但无情的现实一遍又一遍地吊打我。后来我也常常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我能力不足”,甚至有点担心“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最近听到过一句话“想要自律的人才会拖延”,这句话有点反直觉,但我见到过的几乎所有拖延的人都是对自我有要求的,大多数人因为事情没办法一下就被解决掉而选择拖延,或者因为对完美的追求而导致拖延。


让人痛苦的不是拖延,而是自律。意识到这一点后似乎让我有了一点变化,我对拖延的行为不再那么排斥,我开始主动思考拖延的价值,比如拖延拖延能给我争取到一些时间来做前期的准备,拖延到最后一刻会激发高效表现。后来我甚至主动地、有计划地拖延,神奇的是内心里少了很多阻力,反而拖延变得不那么严重。


5


【五】

目的论对生活的解释


一个来访者觉得自己最近很颓废,周末计划好了要看书、刷纪录片,增长新的技能,但现实是几乎什么都没做,躺下床上不停地刷手机、打游戏,因此Ta很自责,“为何计划总是做不到,但我仍然乐此不疲要列出计划呢?”。我并没有想办法让Ta变得更勤奋、更有行动力。而是试图梳理了一下做计划的好处,做计划本身是不困难的,难的是真正去行动。但是根据目的论,一个人只把计划列出来就能维持“上进”的状态,而且不必付出真正的实践,这自然会变成维持列计划的动力。


这样我想到两件自己身上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一件是小时候我跟爸妈住在市里,有时周末会回奶奶家,我有个习惯——总是大包小包把能带的书本都带上,即便每次我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下一次还会这么做。现在想来,这应该是在维护我内心的想法——我是个追求上进的人,这能让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比起我要在现实中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来说,只是带上书本,哪怕只完成一部分就能达到我内心的诉求,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件是我不停地买书,书架上至少堆了50本新书,甚至连封皮都没拆掉。总有人劝我:“你先把已经买到的书消化消化”,但这样的劝解无济于事,我在看到有人推荐一本好书时,仍然会不假思索地买下来。这让我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它能维护我“追求上进”的诉求。


买书总是比真的阅读要轻松太多,我花几十块钱就能得到这种“优越感”,这就是我的动力。


神奇的是,当我用目的论对自身行为进行解读后,我便能保持一份觉察,这份觉察不一定能督促我在行为上发生改变,但至少能减轻内心自责带来的拉扯感。


6


【六】

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


强迫症的英文全称是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粗略地可以分为强迫行为(compulsion)和强迫观念(obsession),前者很好理解,比如有人经常觉得自己手脏,所以整天不停地在洗手;强迫观念是一种你自己明明不愿意这么想,但总是控制不住会去这么想。


强迫症患者往往痛苦感比较强烈,因为强迫症内在并不协调和自洽,比如反复洗手的患者并不想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怕脏的恐惧中。而强迫观念的患者也在极力避免不去想。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对患者施加作用力,所以内心的拉扯感不言自明。


有个与强迫症类似的概念,叫做强迫性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ersonality(OCPD),虽然都叫强迫,但OCPD带来的痛苦感就小很多,这是因为OCPD相比起来自洽很多,患者并不认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有问题的,而且他们相信自己所想所做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其他人才是错的。所以他们不仅自我要求,而且游说别人。


所以如果想要缓解OCD,我们不妨借鉴OCPD。不必想着我能做什么来改变强迫症,改变的态度只会增加拉扯感,你只需要观察它,甚至“什么都不要变”。事实上,这是一种悖论干预,“什么都不变”是做不到的。当你建议OCD患者这么做时,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被动地陷入某种灾难、厄运,而是变成了他要主动达成的结果。在痛苦到来之前,他们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去“期待”,而非只是拉扯和痛苦。


- End -


作者: 申晨煜

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申陈昱名片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