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江西省要构建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学校家庭尽责尽力”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届时,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将基本满足需求,服务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主动就医意识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将达到90%。
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西省将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包括推进各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学校家庭教育中心建设,建立三级心理健康守门人服务体系。同时,推动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心理门诊全覆盖,并建设省、市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医学)中心。
其次,提升专业化综合化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包括适当提高高校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专业招生人数,开展大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加强省“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并组建省市县三级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队伍。
最后,提供全流程全链条的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包括加强0至6岁儿童神经心理行为监测评估,实施儿童孤独症早筛早诊早治项目,聚焦非重性精神障碍强化全流程服务,并对重点儿童青少年群体给予心理关爱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