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50——关系

漫语田 2024-02-02 17:05:14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自证陷阱


出门诊会遇到有人要开诊断证明书,大部分情况是证明自己目前状态不好,拿诊断书跟单位请假用;但也遇到过一些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正常」来的。


这里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之前有过诊断,比如「抑郁发作」或「惊恐障碍」,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社会功能有所恢复,可以回到学校或工作场合中;另一种是之前并未有过就诊史,而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学校与人冲突)被学校或公司要求出具「无精神疾病」的健康证明;第三种是罹患了重性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不全,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患病情况缺乏客观的认识,在错误认知的支配下,他们可能想证明自己「没病」,有病的反而是要求自己就诊的家属。
想要证明自己「没病」的难度远高过证明自己「有病」,前者需要完成各种量表以及做完备的精神检查,一一排除,甚至有些还需要对家属、老师、同事进行访谈,才能最终确定;后者只需要依据患者及家属提供的阳性病史,完成相对较少的检查即可给出诊断。

网上看到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越是急于证明自己没病,恐怕越是解释不清楚。

除了上述情况,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让你百口莫辩之事。

许多误解和质疑都非常荒诞、可笑,在你看到、听到这些消息时会下意识地想要回应和辩解,因为被误会是莫大的耻辱。

但当你撸起袖子准备认真解释一番时,很容易掉入「自证陷阱」之中。你跟他讲事实,他跟你谈感情;你跟他谈感情,他又跟你树立场;你跟他树立场,他又跟你扯道德。无穷无尽,最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人无法自证」。

有人曾经请教余光中:「该怎样应对那些天天追着骂你的人?」余老说:「他天天骂我,证明他生活中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回复,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辩解。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2


【二】

咨访关系在先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目前主要的咨询方式,在各种指南中都将其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比如在轻中度抑郁症和焦虑障碍中,可以使用认知治疗;而对于强迫行为或疑病障碍的患者,暴露与反应阻断(ERP)是循证证据最多的方式。以上这些都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范畴。


虽然如此,但很多患者对此并不买账,认为CBT偏向于技法,而非真正走入来访内心。我甚至遇到过一个有强迫观念的来访,ta所纠结的点恰恰就是「为何CBT能成为一种咨询方式」,相比起来精神分析和承诺接纳疗法对ta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有类似感受的来访者不在少数,问题其实不是出在了CBT本身,而是作为咨询师在使用时操之过急了,在未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就祭出了CBT的手段。

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咨询就是建立健康有序关系的过程。咨询师就是先做来访的「母亲原型」,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再做ta的「父亲原型」。如果没有养育好,就转变到「父亲原型」处,这个人很容易就变成「水泥心」,或者不稳定,以后还是会复发。母爱是无条件的爱,父爱是有条件的爱。被爱过的人才会爱人。有了爱之后,才有能持续稳定不断的能量。这个时候,才能去整合ta的创伤,激发ta的内部潜能,帮助ta实现自我。

这一点就很好的解释了上述的困境,「母亲原型」就是咨访关系的建立,「父亲原型」是CBT的策略。

同样适用的还有亲子关系中,家长常常困惑于「怎么我给出的建议孩子都听不进去呢?」其实给出建议前应当先问问自己「我跟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先做出改善关系的努力?」

3


【三】

父亲缺位的影响


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无疑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安全感的缺失,另外更重要的是无法建立规则意识。


有不少家庭中父亲忙于事业,要赚钱,要应酬,项目在外地或经常得出差,陪孩子的时间寥寥无几,即便妈妈再强大,仍旧无法独自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曾见到一个二孩家庭便是如此,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成长中参与度较低,母亲左支右绌,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大女儿在初中时出现心理问题,在家「休学躺平」,此时父亲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直到二女儿最近也出现心态失衡,父亲才开始面对问题,参与到家庭模式的调整改变过程里来。此时两个女儿之间已经出现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两人常常因为「妈妈晚上陪谁睡」而发生争执,相互对彼此都有怨言。

父亲的缺位已是既定事实,修复的方式不难找到,父亲承诺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主题就是「协商并制定规则」,不能「按闹分配」。

关于父母原型的解读,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讲到「母亲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而父亲则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4


【四】

人无癖,不仅仅是「不可交」


今日提问「为什么十几岁的人很容易过度沉迷于某件事?」


听语气,这个问题应该是家长或老师问出来的,对于家长老师来说,孩子应该去学习,最好能沉迷于学习不可自拔。而其他的行为「看小说」「看动漫」「打游戏」不算是正道,所以这就是需要纠正的问题。

扪心自问,成年人也会沉迷某事,只不过理由更加地充分合理。「打游戏」「刷短视频」是工作后的放松,「打麻将」「掼蛋」是应酬标配,「钓鱼」「骑行」是锻炼身体,「酗酒」「吸烟」是为国家纳税。

所以不是十几岁的人容易沉迷,而是所有普通人都会沉迷。

那么「沉迷于某件事算是问题吗?」

明代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到他的一位朋友祁止祥有诸多癖好,文中提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理解前半句:一个人若是没有爱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周遭世界不再好奇,对生活缺乏热情,如同一潭死水,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推物及人,Ta大概对身边人也好不到哪里。

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可能不仅仅是「不可与交」这么简单,在精神病学中「兴趣减退、乐趣丧失」可是抑郁症的一个核心诊断标准,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再能提起兴趣,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并不能完全停止下来,而会把矛头指向自己或者是身体,「思考自己“失败”的人生」「责怪自己为何无法处理人际关系」,更有甚者会出现没来由的担忧,「我就此一蹶不振没什么未来可言」「我的身体很可能出现了严重的、无法治愈的疾病」。

因此培养合理的、适度的兴趣爱好不仅不是问题,而且十分必要。需要调整的是「过度沉迷」,这一点不仅针对孩子,成人年应该同样适用,要避免双标行为。

5


【五】

人际关系只能筛选,不能改造


道理很浅显,我们从小喜欢跟谁做朋友,这是经过了尝试和筛选的,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彼此的脾气和秉性,然后发现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志趣相投,两人便成了朋友。


但当两人相处久了,某天你发觉了对方身上存在的某些你无法接受的特质,出于朋友的「责任」,你好言相劝或善意提醒,但结果却收效甚微,他非但没有做出调整,反而你俩的友情变了味儿。

一般的关系,像同事、朋友、合伙人,这点不难做到,困难的是在家庭中,比如亲子关系或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中,为人父母者容易陷入「说教」与「试图改造」的境地,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的萌发,亲子关系容易紧张,父母认为「我都是为你好」,但孩子想要的是「自由」和「被尊重」,两者针锋相对。

比亲子关系更隐晦的「改造」发生在亲密关系中,我曾经「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地否定另一伴的喜好,事实证明了我的狭隘与愚蠢。也见到过很多夫妻的相处模式,比如妻子不遗余力地想要把丈夫改造成想象中的模样,丈夫却丝毫未变。

「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确难以筛选,因为一定程度上你们有不可分割的羁绊,但「讲道理」「说教」「改造」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伤及「关系」,我们不妨把这些关系当成是「朋友」或「同事」来相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几位大师喝得是同一碗鸡汤?

6



【六】

要细水长流,不要激流勇退


最近各大医院的儿科都是人满为患,支原体、甲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番上阵,不知道是孩子们的免疫力在过去三年都降低了还是今年的微生物毒力格外强。


刷短视频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某地儿科开辟了「作业专区」,孩子们动作整齐划一,左手扎着输液针,右手捂着头。标题里写着「小孩边输液边写作业,有些家长“苦心孤诣”把私家车和露营装备也派上了用场」,这招致网友的不解。

没过几天,北京教委表示「要求确保师生不带病上班上课」,这又为博主们提供了槽点「一个本应该是常理的点竟然需要官方下达要求,总感觉荒唐」。

之前在讲《医患关系》一课时,就涉及到患者的责任和权利,责任是要配合医护的诊治,权利中有一条「可享有免除社会责任的权利」,说白了上班的人生病后有权利请假暂时不工作,上学的孩子们有权利请假暂时不上学、不写作业。

始作俑者不知道是「家长」还是「老师」,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们“自愿”」,反正输液也没事干,「打游戏还不如写会儿作业」,但从孩子们面部表情来看,似乎「自愿」的成分不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上至社会,中间通过学校、老师还有家长,下至孩子,大家都进入到一种「完全不敢松懈」的状态,「危机意识」像一根发条一样约束着每个人,大家感觉退一步就会跌落到万丈深渊。

这是一种巨大的惯性,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不自觉的「忍痛前行」,如果这时能有个人告诉我们「你可以停一停,也能歇一歇」,这对当事人能够起到莫大的宽慰和鼓舞。

我们并不会因为短暂地停歇就永远停滞不前,生活不是持续地激流勇进,激流也可能让人勇退,细水才能长流。

7


- End -

作者: 申晨煜,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申陈昱名片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