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33——慎独的代价

漫语田 2023-12-01 16:41:31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自律即自由?应该是自治即自由


康德说“自律即自由”,这跟我们通常理解的自律并非一个概念,这里的自律是指的自我制定规则,也就是不必去按照别人的规则行事,而是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去生活,所以其实可能是翻译的锅,更准确的应该理解为“自治即自由”。

大多数人理解的自律其实不完全是“自治”的意思,而是掺杂有很多“他律”的成分,比如在通常的语境下说一个学生不自律,是指的Ta无法按照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去认真听课、写作业,但听课做作业的规则其实是老师和家长制定的,学生自己并没有决策的权力。

所以当你因为没有做到“自律”而自责时,你应该停下来想想这个规则或者生活方式究竟是不是你自己认可的,还是被别人或者社会观念强加给你的。我不相信有人能够长时间地坚持这种所谓的“自律”,因为这跟你的本性是相违背的。

只不过很多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做到真正的“自治”,比如你是学生,必然会受到学校、老师的约束,你需要认真听课完成作业才能有进步;你如果是职员,你必然会受到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你需要完成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任务,才有可能提升职位。那么当我们遇到一些并非发自本心的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比如作为学生我就想打王者荣耀,并不想学习),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提升行动力?

首先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不必以一个“自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其次创造一个便利的环境很重要,比如学生学习是需要在自习室或图书馆来进行的,宿舍或卧室里并不利于你去学习。公司职员长期居家办公必然会懈怠,相比起来还是在工位上更有效率。总之别轻易考验自己的自律能力。

1

【二】
职业会毁了兴趣么?

相信你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千万别把兴趣当职业,因为职业会毁了兴趣”。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如果把兴趣拆解一下,它可能包含“好奇、理想化、热爱和创造力”,但职业表现更多的需要稳定、持之以恒、不出差错,看起来的确无法兼容,持续地职业化训练可能会让你的兴趣感消耗殆尽。

但现实中总会有人用实际行动向你证明,Ta的工作就是兴趣本身,正是凭借兴趣和热爱,才能抵消工作上的平淡和重复。

马斯克在他人眼中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自己曾经向媒体透露每周会工作85-120小时,这个工作量大约是正常工作量(40小时)的2-3倍。但他自己并不会觉得辛苦,因为Tesla & SpaceX是他自己认准的事业。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首富的例子太过遥远,可以关注一下短视频里的手工耿,他的走红完全契合了下图“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从小热爱制作手工(兴趣),拥有电焊的技能(能力),本来两者结合会造就一个落魄的手工爱好者,但短视频的出现赋予了他经济和娱乐价值。所以他的日常生活就进入了一种正反馈的状态,诚然他是辛苦的,从产品设计(一定不能有用)、选材(废旧市场挑选破烂),到电焊成品,最后拍摄剪辑,无一不是亲力亲为。但他一定也是满足的,不论从经济收益还是从内心感受。

“真正懂得生活艺术的人,并不会区分工作与玩耍、吃苦与闲暇,而且也会模糊精神与身体、学习与娱乐的界限。他很难说清楚——丁是丁卯是卯。他只是纯粹地去追求把事情做到卓越和极致,至于说到底是工作还是玩耍可以交由别人来判断,对他自己来说,大部分时间两者兼而有之。”(教育家劳伦斯)

2

【三】
强迫回忆与慎独精神

强迫回忆是一种常见的强迫思维形式,主要特征是控制不住地回忆和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通常是过往的一些“不太好”的经历。比如患者会想起来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曾经打骂过别人,虽然时隔已久,但回忆来总是会给自己贴上“坏人”的标签,并且无法原谅自己。

还有些强迫思维纠结于道德审判,比如刷朋友圈看到有人“水滴筹”,他们会强迫自己捐款,在别人看来他们是有爱心、有道德的,但在他们自己的认知里,并非心甘情愿地捐钱捐物,而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我如果看到这些信息但选择不捐就是不道德的”,当然也会轻易地给自己贴上“没有爱心”的标签。

按照传统儒家思维,这样的形式很符合“慎独精神”,也就是即便是一个人待着,仍然能用道德、自律的标准来自我要求。这样的人很强,但恐怕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释,“慎独”是一种超我状态,这是个体在接受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中逐渐形成的部分,它遵循完美原则,也就像是大脑中住了个警察,你必须谨言慎行才能符合要求,它不仅审视着你的现在,还会盘问你的过去,后者就是强迫回忆。

但人格的组成还有“本我”,也就是你的各种欲望,饿了想吃、渴了要喝,还有性冲动,它符合唯乐原则,怎么爽怎么来。强迫者往往对“本我”的部分非常抗拒,他们不允许自己表现出丝毫的“享乐”和“放纵”,因为他们习惯于站在超我的立场上进行评判。

但超我和本我都是你的一部分,我并不是要鼓吹享乐主义,但至少可以表现的灵活一些,能够运用自我的力量对超我和本我进行调节,允许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状态。我们不是圣人,何必时刻尊崇“慎独精神”?

3

【四】
悖论干预

“忙起来你就没工夫抑郁了”,抑郁症患者恐怕对这句话并不陌生,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表述不仅无法让患者启动去做事情,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自责感,“我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就是因为我懒惰,我没有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但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最终能够对来访者产生扰动,并非他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接受了某个观念,而是他们真正地付诸了行动,哪怕只是做日常的事情。

那么作为治疗师,如何能够启发来访者让他们产生扰动便成为了一个课题。李松蔚老师在新书《5%的改变》中提出这样的思路: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变化如果大刀阔斧,甚至于指向“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就会变成用不上的大道理。这不难理解。关键是变化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的心得就是5%,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我那些效果好的建议,都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没变么?其实也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至少是奉命而行的立场。这已经是变化了,会进一步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有时候,我还会把对方深陷其中的行为模式重新做一番演绎,请他带着游戏的心态重复一遍,这也是改变。

这一点在森田治疗中也有体现,不少治疗师都反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理念在治疗强迫症时都会遇到阻力,这个听起来很“管用”的方式为何不管用呢?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治疗师直接将“你应该去做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的理念强加给来访者,不仅不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但一百多年前森田正马并不是直接口头要求他的神经症患者的,而是亲自带着患者在田间劳作,身体力行,而非高高在上或者作壁上观。

起效的方式总是想办法激发来访者内心的动力,而非施加压力。

4

【五】
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

强迫是关于怀疑的疾病,比如他们在出门后突然怀疑自己可能没有锁好门,就会担心家里会进小偷,而且这很有可能发生,继而出现焦虑、担心情绪,为了缓解这种情绪,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或者询问家人门锁好没有。

正常人偶尔出现这样的怀疑,“门会不会没锁好?”但转念一想“不太可能,我是个谨慎的人,不会不锁的”,自然不会出现焦虑,也不会出现后续的强迫检查门锁的行为。

两种思维的差异就在于怀疑与相信,强迫者需要不停地重复确认才能缓解一部分焦虑,而正常人则在一开始就相信不会出现意外。

另一个与此类似的状况是疑病,顾名思义就是怀疑自己得了重病,他们会先入为主地将自己带入某个疾病状态,然后产生焦虑恐惧。健康人不是不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感,但他们能够顺带着自己的身体过日子,就好像没有它一样,完全不去注意它。许多人的痛苦并非来自疾病,而是反思的产物。(许又新)

就像罗翔老师讲的“如果你持一种怀疑主义的立场,你所有的认识论都是不稳固的,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

5

【六】
为何对精神疾病的疑病在不断上升?

疑病障碍患者往往担心的疾病集中于严重的或者致死率比较高的疾病,比如恶性肿瘤(胃癌、肺癌、黑色素瘤等)、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狂犬病、德尔塔新冠病毒等),这个容易理解,因为个体都有死亡焦虑,我们为了避免或延缓死亡的临近,所以变得过度谨慎、小心翼翼,疑病障碍就是死亡焦虑的变体。

但疑病障碍常见的担心对象还有一类,就是慢性病,它们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增加死亡的几率,但是它们会反反复复、拖拖拉拉,持续地造成干扰。患者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承受慢性病的“骚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应对。这类病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炎、消化道溃疡等。

除此之外,对严重精神疾病的疑病也属于此类。因为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慢性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哈佛大学的一项报告指出:在2030年,精神疾病将在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经济造成的负担中占到1/3以上。对于个体来说,他们会担心如果罹患了精神疾病,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社会功能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包括感情状态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疑病障碍患者中开始担心重性精神疾病的比例逐渐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一个因素可能跟大众对于精神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关,有两类人可能不会出现对精神疾病的担忧,一类是完全不知道精神疾病有哪些,也没有动力去了解的人群;另一类是熟读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书籍的人群。前者的大脑中不存在精神疾病的概念,自然不会担心,后者对于精神疾病或心理状态的理解比较全面和专业,也不会随意担心。最容易产生疑病的是对精神病学一知半解的人群,他们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学习,但又对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充满了好奇。

他们喜欢自行翻阅一些相关书籍,但当他们看到“被害妄想、思维被洞悉”或者“情感高亢、兴奋话多”等症状学词汇时,无法准确地搞清楚其含义,而是自行脑补出一种理解,然后顺着这样的理解就会产生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担忧。


- End -


作者: 申晨煜

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640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