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30——随笔

漫语田 2023-11-02 15:04:19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接纳自己的不足

也允许自己变得优秀


2011年来到清华读研,父母自然是非常高兴,但当时母亲大人的一个举动着实让我无法接受,她竟然带着我入学发的手环去打麻将。当时的我看来,这件事有两个坏处,一这就是一种炫耀,会遭人嫉妒恨;二是自己当时比较玻璃心,面对取得的一些成绩,也会下意识地当成是自己走了狗屎运,甚至有点名不副实。

回想起来,自己从小就是这样,面对别人的称赞只会说“没有、没有”,或者会解释“这只是运气好而已”。但这并不是谦虚,而是不自信。后来接触心理学,才知道这种状态叫做“低自尊”,“请不要再喜欢我,我不配”是我们内心的独白。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想要讨好别人,遇到挫折、压力时,又会一股脑地认定自己愚蠢、无能,面对亲密关系时,不敢主动示爱,因为担心被拒。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十年之后的现在,我比以前自信了许多,可以自如地讨论我的成败,谈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不会让人觉得我在炫耀;而说到自己的失败时,也不会使自我价值受到贬低。非要总结起来,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
自我接纳,我反复告诉自己——“你就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不高贵也不低贱。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有做得好的部分,自然也有做得差的地方,胜不骄败不馁”。二是行动,很多地胡思乱想在行动面前会变得不堪一击,坚持去做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阅读、写作和做咨询,不用理会别人怎么看,坚持行动是维护自尊的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我的母亲还是会很自豪地跟别人讲“我儿子是清华毕业的”,我不再会去阻拦她,我会替她开心。当然带着手环打麻将的事也没再发生过。


1


【二】

青春才多久,疫情已三年


最近有两个朋友联系我,他们互相并不认识,一个是在工作、一个在读书,但两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发作性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的症状,甚至严重的时候有原地去世的感觉(濒死感),他们都去过当地急诊,心电图结果均显示并无异常。可以判断他们得了焦虑症,具体来说是惊恐发作。

跟其他精神科疾病一样,惊恐发作自然也是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干预治疗。但他们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还是值得关注一下,首先是HK最近的疫情,每天新增病例都在大几千,甚至几万,目前累计确诊已经将近23万,绝大多数人们都在居家办公或远程上课,但是无法正常外出让他们感到压抑。其次是香港的房间普遍狭小,逼仄的住宿环境难免让人呼吸不畅。三是医疗资源被挤兑,公立医院连电话都打不进去,私立医院直接拒诊,慢性病患者开药都成了问题。四是长时间独处难免胡思乱想,比如无处安放的注意力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然后就出现了疑病。并且伴随个人习惯的全面懈怠,通常来说无法早睡早起,不能保证一日三餐。

这几个原因共同造成患者心理压力陡增,缺乏相应的排解渠道可能是导致惊恐发作的原因。

最近流行这么一句“青春才多久,疫情已三年”。我翻看2020年初的朋友圈,那个时候我写了不少关于“如何在疫情状态下调整心态”的内容,这已经第三年了,疫情还是有反弹,某种程度上世界没有变好。难免让人感慨,但我们能做的除了要认清现状——引用《三体》中的一句话“恒纪元是偶然,乱纪元才是常态”,还有就是珍惜当下可做的事,还有珍惜眼前人。

2


【三】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不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向我反馈——情绪的确是改善了不少,但记忆力迟迟没能恢复。

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大脑中有一个叫做前额叶背外侧(DLPFC)的区域来负责统一调配这项资源,而精神疾病通常都会使得前额叶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注意力资源的分配,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记忆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是混乱的,这是参与调配注意力的前额叶出现了问题。双相躁狂患者的注意力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转移,被称为——注意力随境转移。抑郁症患者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思维反刍),焦虑患者会把有限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不确定的事情上,强迫症患者往往陷入纠结和矛盾感,疑病者对健康和身体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都会使得本不富裕的注意力资源雪上加霜。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会造成思维内耗,因为你无法像没得病的时候那样“指哪儿打哪儿”,你的思维和注意力没办法准确地保持在一件你该做的或者该想的事情上。精神科的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来起到改善认知的作用。除此之外,做冥想也是有帮助的,人们轻柔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当然这在开始的时候是困难的,如果心灵要离开这事物,那就设法逮住它,轻柔地把它拉回来。持之以恒,可以改善认知。

p.s.冥想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比如幻觉妄想。

3


【四】

沉浸式体验可以缓解焦虑

最近看《人世间》的感受就是它踩我泪腺上了,剧中有很多让人共鸣和感动的情节,比如郑娟义无反顾带着弟弟和儿子来照顾周家瘫痪卧床的母亲,还有周家父母相继去世时大哥周秉义跪地喊妈的时刻,无不让人感动流泪。甚至周末的早晨我戴着耳机听了《人世间》主题曲都能泪流满满。老婆笑话我伤感,我说这是因为你没看进去。

回想起小时候,自己非常羞于跟人讲哭泣的经历,因为哭多半因为做错事或被批评,尤其作为男孩儿,哭就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所以既不允许自己当别人面哭,独处时也很少会哭。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哭的“排斥”感明显变弱了,我常常一个人看剧看到激动落泪,有时也会因为听到一句歌词而泪流不止,有时看个体育比赛都能把我看激动了,比如看一些竞技体育时,运动员们拼搏的样子就会不由地让人热血沸腾。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恐怕是因为哭所代表的状态不同了,小时候不能哭是因为要维持“男子汉”的倔强,成年后对哭越来越接纳是因为哭的时候能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和共鸣,看剧能看哭,至少说明你在看剧的过程中保持了专注和投入,这是缓解焦虑的不二法门,因为情感的共鸣能让人避免孤独感。

当你绝望、恐惧、焦虑、自责的时候,不妨让自己沉下心来看看这部剧,不必压抑自己,让你的情绪跟随剧情和人物,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吧。

4


【五】

上天对待万事万物是没有分别心

《人世间》播完了,豆瓣评分8.1,称得上是2022开年好剧。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观众能从剧中看到人物的复杂性,它把各种真实的状态呈现了出来,不是一味歌颂或一味贬低。这可能也是原著能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原因。

《人世间》是围绕周家三兄妹的成长来展开推进的,大哥周秉义和老二周蓉从小就爱看书学习,虽然受限于特定的年代和历史,他们没能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上大学,但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们就凭借过硬的基础分别考取了北大哲学系和文学系。而老三周秉昆从小就不爱学习,初中都没念完就进入社会。按照我们刻板的印象来说,老大老二应该是前途光明,未来可期,老三应该就是留在父母身边过过小日子。一开始的确如我们所预期的,周秉义毕业后按部就班地从兵工厂的书记做起,后来逐渐做到市长、市委书记。周蓉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当地的大学,年纪轻轻就评上了副教授,自然教授也是指日可待。周秉昆的日子就过得不那么如意了,因为没什么文化,只能在酱油厂里做工人,后来在别人的帮助写才拿到了编辑社的编制。

但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那就太不真实了,也不会成为一部值得看的好剧。大哥周秉义和老二周蓉都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周秉义的爱人郝冬梅因为年轻时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导致他们一直没能有个自己的孩子。不仅如此,周秉义的为官之路也是充满了挑战和波折,莫名被人举报、想要改造光字片却也不被很多老百姓所理解。周蓉的自私让她从小就享受了自由和爱情,但后来也是因为自己的自私,让她付出了很多代价,不善经营人际关系让她迟迟分不到房子,凡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让爱人冯化成也离她而去。三弟周秉昆的人生起起落落,经历过失手把人打死之后的9年牢狱,后来也跟爱人郑娟过起了幸福而又平淡的生活。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老天爷或者上位者冷酷无情,天地不仁不义,践踏万物,所以人应该自私自利。其实这句话是在说上天对待万事万物是没有分别心。上天不会因为周秉义有学识、位高权重,就能让他事事如意。但也不会因为秉昆生活太惨了,而就让他得到好运气。

我们看剧的时候或者看待生活中的事情,总希望好人能得到一些好运气,而希望给背信弃义的小人一些惩罚,但上天不会因为人的恻隐之心而表现出任何的差别,也就是你不能认定自己做了好事就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听起来很残酷,但是当我们开始了解到这样的事实时,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反而感觉到更少的失衡感、更少的无助和孤独。

- End -

作者: 申晨煜

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