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好文 / 正文详情

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16——家庭关系与个人意愿

漫语田 2023-01-03 17:00:08 阅读次数:0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

医院里新开了厌学门诊,但“厌学”这个词似乎有些偏颇,因为这等于是说孩子本身出了问题,才导致Ta不能上学,所以家长通常会急切地把孩子送来,想要明确诊断,然后期待医生对症治疗,尽快恢复上学。

但事实果真如此么?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孩子的确是因为出现了精神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才导致的社会功能(上学)下降,但还有不少孩子不能简单地划归到此类。

有些是家庭关系或氛围出现了问题,比如父母整天关注学习,与学习不相干的一切活动都是被禁止的,或者家庭出现了“丧偶式育儿”的状况。有些属于社会现状,内卷呈现泛化趋势,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已经开始了教育培训的军备竞赛——4岁词汇量1500,海淀不够美国够。

所以那些能一路坚持下来的孩子是真的猛士,他们有天分、肯努力,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外界的压力。别说孩子了,有几个成年人能做到上面这几点的?

微信图片_20230103161041

【二】

不少家庭处于这样的模式:妈妈相对强势,对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甚至采取高压政策,但孩子并不买账,对妈妈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妈妈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孩子去学习,但常常收效甚微。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她们内心是委屈的——自己付出这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而从孩子的角度,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来自妈妈的压力,自己不开心、不快乐,不是不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状态不佳,根本学不进去。

视角再拉向父亲,他们似乎秉承了“好男不跟女斗”或“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的原则,面对妻子的强势,他们已经放弃了争辩,要么以工作太忙为理由而推迟回家时间,要么宁愿在车库里抽烟、打游戏,也不愿早早回到家里。所以爸爸越来越像个局外人。在妻子眼中,丈夫是不负责任、不顾家,什么都指望不上。在孩子眼里,由于长期“认同”妈妈的做法,所以也不认可父亲。

孩子往往是家庭的重心,他们一旦因为各种原因厌学,家长是难以接受的,但如果医生只是把问题关注在了“孩子厌学”的问题上,那就忽略了家庭的力量。家庭里夫妻关系是核心,妈妈能听取爸爸的意见,爸爸也愿意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来,夫妻俩对各种问题达成一致,平等、互助,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微信图片_20230103170124


【三】

学校提供了一个跟哈佛医学院联合的教学培养项目,一开始我是有动力参加的,而且通过了面试,但在项目注册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自己没能如期上课,落下了很多作业。后来医学院提供了补救措施,只要我把以前的作业补齐就可以算我通过。但奇怪的是真的被提供了这个选择后,我反而变得纠结了。

欧文亚龙在谈到“自由意志”时曾说到过:人可能通过拖延来逃避决定,直到外界的代理者或环境为他做出决定。尽管这种人或许没有感觉到已经做了决定——比如,让自己一门课程不及格,事实上他的拖延把不及格的决定授权给了讲师。同样地,表面上是雇主决定辞退员工,其实可能是员工暗中做出了决定,通过表现不佳而离开工作。有些人可能无法做出结束关系的决定,于是以冷淡、无动于衷或沉默寡言的行为方式迫使对方做出决定。

承认自己想放弃或者承诺补齐作业都是困难的,我为了回避这个决定,在一开始注册失败时并没有积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甚至想要让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就能够以一个客观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我的拖延。但当这个客观的困难消失后,我反而变得不知所措。

微信图片_20230103170248

【四】

不少人有这样的困扰——做错一点就想推到重来。

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要求用钢笔在稿纸上书写,可我每次刚写到第二或第三行时,就可能出现错别字,大多数同学会直接划掉继续写,或者使用改正纸或修正液(暴露年龄),但我从来不能容忍这样的不完整,不论写到哪里,都想撕掉重来,所以拖延便是家常便饭。

长大后这个问题倒是有所改善,可不想看到自己犯错的情况还是屡屡出现,甚至在玩《NBA 2K》的时候,每次开局时信心满满,脑中规划好各种战术和应对措施,而且还想要挑战最高难度,但一到比赛中段,比分就会大幅落后,这时我不会想要调整策略坚持打完比赛,而是会选择再开一局,然后周而复始,一个下午就在这样的纠结和没有成就感中度过。

悉心留意,你能发现身边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频繁更换工作,频繁地恋爱、失恋,稍有不顺意就要推到重来。
重新来过总是让人误以为可以避免陷阱,但没有总结复盘的重来只是重蹈覆辙而已。

微信图片_20230103170948

【五】

去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工作不怎么忙,就想要入手一台Switch,作为数码白痴,我并未仔细做一番调研,看到国行版上市,就匆匆下单。时间很快,没到一个月就把塞尔达公主解救了出来,陷入游戏荒后,闲来无事查看游戏论坛和知乎,发现还有DLC(Downloadable Content)扩展包,而且内容丰富精彩程度不亚于原作,可是问题来了,国行版因为锁区,不能购买下载。当时自己陷入到深深地内疚中,后悔为何没在一开始查好购买建议。

这样的困扰持续了好一阵,每次看到论坛里有人谈论林克可以升级装备、骑摩托的时候,后悔内疚的情绪就会加重一分。老婆建议我尽快出手,要么不去想,要么租一台。可是这样的选择摆在面前,我仍然拖了很久没能作出决定。

欧文亚龙谈到存在性内疚是阻碍做出决定的重要因素,自己理性上很清楚应该及时止损,但想到因为过去的不谨慎,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要做出选择,就暗示着个体要独自为过去无法改变的事情负责,也暗示很久以前本来能够改变。这恐怕是导致拖延的一个原因。

微信图片_20230103171057


【六】

A在早几年房价没涨起来的时候在某省会城市购置了一套住房,前几年就按毛坯房出租,最近价格上涨,A就想装修一番后能提高点出租价格,但在面对如何装修的具体事宜上,Ta却犯了难——“要不要增加隔断多一个房间”,“地板应该用什么材质?”“整体装修风格是中式复古还是欧式简约?”诸如此类的问题让Ta困扰了许久,因为在Ta的认知里,这种事情是不值得纠结的。

武志红老师曾经讲过一些人处于“全能自恋”的状态,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面面俱到,或者能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方面都能够保持优秀,他们即使已经面临了困难,但大脑的认知仍然在否定这种困难,不愿意承认事情本身是有挑战性的,继而产生深深地无力感和失控感。

面对困难,承认自己做不到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在跟A探讨了一番装修是如何困难之后,Ta后来决定交给中介全权代理,负担也就卸了下来。

- End -

作者: 申晨煜

心理治疗可添加微信DoctorShenChenYu,擅长认知行为治疗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hen-yi-sheng-28



版权声明:漫语心理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课程或支付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010-89359232

Q Q客服: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